周一亚太市场交易时段,美元兑日元高开高走,盘中一度上破102.00大关,并创下逾四年半新高102.14。虽然日元下跌已经延续了近6个月时间,但短期内仍旧看不到日元止跌迹象。
在日前召开的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,虽然各国一再重申避免“货币战争”。但随着欧央行、瑞典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国央行以不同方式“放水”,各国的承诺显得苍白无力。而从目前各国汇率走势上看,日本的放水政策最具效果,美元兑日元自去年9月份的77.30一线一路狂奔至目前的102.00一线附近,升值逾30%。
市场另一焦点在于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走向。因市场不断传言美联储已经为第三轮量化宽松制定了退出策略,以结束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政策。在各国纷纷推出措施刺激经济的时候,美联储提前收紧QE的预期令美元平添几分魅力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美元兑日元的升值。
后市看,虽然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变换存在悬念,但有一点是市场比较认可的,那就是全球各地经济形势在逐步向好。不及预期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收缩,而经济增长会逐步推动全球性的风险偏好升温,这对大宗商品、风险货币均为利好,对日元等习惯性的低息货币则将意味着更弱的需求。短期内各国若不强令日元升值,日元兑美元走势进一步下跌都将是大概率事件。